目录
文学评论
爱丽丝·门罗《激情》的叙事空间研究王维轩;4-6
梦境与色彩的双重奏鸣曲——从视觉心理重读鲁迅《野草》刘怀远;张梦圆;7-9
反叛与重塑——《最后的华尔兹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浅析徐晗;10-12
白先勇《台北人》女性形象探析张渝;13-15
简论苏童《1934年的逃亡》中的“竹刀”意象孙裕翔;16-18
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书写张含;19-21
论《克拉拉与太阳》中人工智能的电子文本与伦理意识文思远;22-24+61
文学研究
现当代小说中的南京空间书写安妮;许岚;董亦婷;25-27
《逃往加拿大》的研究现状综述刘佳慧;28-30
《断魂枪》与《棋王》比较谈李晓静;31-33
论二晏醉梦之异同丁肇璇;34-36
论性别与阶级视域下女性色彩的稀释——以《卖花女》和《窈窕淑女》为例刘琬;37-39
从《左传》对话中王侯称谓看春秋时期“礼崩乐坏”的现象——以昭公至哀公时代为中心杨雨桐;曹馨元;王乐陶;40-42
马克思美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——基于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解读季园月;43-45
文化集萃
顾炎武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探究张鹏飞;46-48
道光时期地方大员的日常生活——以《李星沅日记》为中心王鑫;49-51
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对当今生态问题的启示李聪;52-54
浅论康德与孟子人性论之异同李雪玉;向永慧;55-57
金代伴使研究——以宋金交聘为例邢维;58-61
人与历史视域下康德与黑格尔历史目的论差异探析李敏;62-64
《礼记》中男女有别的家庭模式鲁霜;王媛;65-67
差序格局视域下传统道德的时代困境——以《梁巨川遗书》为中心尚学莉;68-70
文艺观察
乡村振兴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生态保护与现代性发展江昕颖;陈琳;李益长;71-73
论纪录片中的故乡叙事——以电影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》为例黄静妮;74-76
禅宗美学影响下的现代设计吉容萱;吴卫华;77-79
中琉书法交流史考江知莳;80-82
《典籍里的中国》:关于文化典籍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创新研究郑舒心;83-85
《致命女人》:三个时代女性的女性主义婚姻观刘笑;86-88
文化传播
操纵理论意识形态因素影响下《天演论》译文片段分析王喆;89-91
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安可佳;92-94
华美与流畅互融,优雅和淳朴相依——朱译莎剧《暴风雨》中的方言与通用语和谐共生胡德义;95-97
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《高兴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王丽君;98-100
创造性叛逆视角下《睡谷的传说》的翻译研究——以李知乐汉译本为例赵琳妍;101-103
文化综合
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看“曼德拉效应”的产生——以“叮当”为例向鑫;104-106
拉祜族风土谚语的主要类型及其民俗文化内涵景娜英;107-109
语气词“无”的历史发展历程刘彤彤;110-112
《说文解字》从“女”诸字归部理据探索宁珩羊;113-115
中西方问候语表达差异分析武凡琪;杨丽娜;116-118
“绝了”含有褒贬义的成因探究许明杰;郑婉玉;119-121
汉英网络流行语字母缩略体的认知分析黄艺丹;122-124
安徽岳西方言的合音词研究方慧子;125-127
及物性视角下劳伦斯诗歌《大海》的生态话语分析阿雪;128-130
三个平面理论下的“破防”石惠文;131-133
隐喻和转喻视角下中日视觉动词的对比研究——以“看”和“みる”为中心张金玉;薛姣;134-136
今古传奇学术出版中心征稿启事2
生灵李晴;137